江西农业大学2024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4-04-10   浏览次数:

江西农业大学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的攻坚年,是学校建校120周年校庆启动年,是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年。2024年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按照省委“大抓落实年”工作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培养农林拔尖创新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努力以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以筹备召开党代会为重点,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健全完善校党委会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用结合”长效机制和贯彻落实机制,及时跟进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执行校院两级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

2.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等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稳妥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思想、组织、作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持续擦亮“金扁担”党建品牌,巩固拓展党建成果,扎实做好省“示范高校”验收工作,力争新增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高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分层分类开展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4.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校院两级意识形态风险定期排查,精准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加强各类阵地管理,提升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实施校园文化提能增效行动,持续挖掘江农教育历史资源,持续做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和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增强文化浸润功能。做好主题宣传报道的策划和推广,讲好江农故事,推动学校办学形象持续向好。

5.建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管好“关键少数”,深化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扎实做好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6.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加大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力度,常态化开展政治谈话工作。对标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按照省委“大抓落实年”活动部署,常态化开展党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学校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督查督办。召开2024年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逐项对账销号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效,开展巡视整改“回头看”。支持纪委履行政治监督职能,聚焦关键少数、关键问题、关键环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探索“大监督”格局,进一步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组织、审计、财务等部门监督贯通。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持续改进会风文风。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严肃执纪问责,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7.扎实做好统战、民族宗教、离退休和群团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民主党派换届工作,打造“同心讲坛”品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严防校园宗教渗透。组织召开学校“双代会”,推进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共青团工作,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用心用情、精准精细做好离退休人员各项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好老同志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引导老同志发挥余热。

二、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8.着力健全“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巩固拓展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效,进一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常态开展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进一步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稳步推进“歌咏党课”“红色文化示范校”“红色班级”建设,进一步挖掘、传承共大红色基因。落实“千师润万心”大行动,做好体育美育劳育,进一步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持续办好“青马”工程,激发学生会和社团育人活力。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型资助。

9.着力提升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坚持“全校一盘棋”,全方位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构建具有农科特色专业体系,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全环节,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办好“惟义”实验班,探索本硕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开展教师大比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谋划做好2026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准备。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争取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再创佳绩。

10.着力培优研究生教育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研究生课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加强研究生全过程管理,常态化推进各类实践基地建设、管理。推进导师学院建设,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11.着力提高招生就业质量。按照高考综合改革要求,科学设置高考招生专业组;强化与优质生源基地中学的交流合作;加大本硕博招生宣传力度,力争生源质量持续提升。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就业之家”建设,持续推进访企拓岗走深走实;优化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提高覆盖面、针对性、有效性,全力服务广大学生。

三、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12.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攻坚行动。稳步推进省一流学科建设,整合全校资源,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支持畜牧学科获批国家一流学科;强化林学、作物学学科第二梯队建设。持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推进涉农农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做大做强学科群。扎实做好生物学、农业工程、园艺学和兽医等博士点申报工作,力争实现新突破。

13.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行动。量力而行、有序稳步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引培生”招录工作。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培育,力争国家级人才有新突破。深化新时代教师评价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岗位动态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举办优秀教师评选等系列活动。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引育作用,打造优秀师资“蓄水池”。

14.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鼓励引导教师面向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和急需领域,积极承担重大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科研经费支持;主动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力争立项数量和到账经费实现新突破;统筹谋划学校“十五五”科研发展布局,提前组织“集团作战式”科研攻关。扎实做好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蓝冠噪鹛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跟踪做好农机装备领域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强科技成果凝练,力争科技奖项数量和质量突破。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人文社科建设,提升特色新型智库资政建言水平。持续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严把学报质量关,稳步提升影响力。

15.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高行动。紧紧围绕“1269”产业行动计划,锚定“产业链”卡点和技术瓶颈,集聚技术创新力量,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持续建设科技小院,优化6161科技服务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深化“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扎实做好“头雁”培训项目,建好“乡村民宿”学院,擦亮涉农领域培训品牌,整体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贡献度。

16.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行动。持续深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拓新的海外(境外)合作高校。做好外籍教师和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服务,建立健全高效率、全链条、闭环式留学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留学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做好校友会理事会和教育基金会理事会换届工作,持续推进学院二级校友会和地方校友会建设,凝聚校友力量。

四、以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内部治理效能

17.积极拓展办学资源。严格预算管理,树立“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理念,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力资源筹措,强化银校合作,持续开源节流。

18.积极推进资产整合。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稳妥做好相关地块调规、使用,保障猪-狒狒异种移植实训基地等科研平台(基地)建设用地。强化公有周转房管理,加强转租(转借)清查整治工作,提高住房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审慎稳妥做好生活服务中心、原教育超市和食堂等资产租赁,提升国有资源使用效益。坚持“无预算不采购”原则,加强招标采购全链条管理。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管理。优化配置教学科研办公用房。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19.积极提升治理效能。对标对表省属高校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压实二级单位责任,力争考核结果位居同类高校前列。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进一步优化调整校内议事协调机构。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要求,组织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继续推进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实现审计全覆盖。加强大港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学校公文处理,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南昌商学院办学治校指导

五、以优化办学条件为基础,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

20.强化智慧校园建设。坚持应用为王、集成化原则,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推动移动门户与应用项目、智慧图书馆、档案数字化、智慧消防和校园人行智慧化门禁建设,提高教育治理数字化水平。

21.推进美丽校园建设。高质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二期、教学楼改造、实验实训基地、西大门、围墙、学生宿舍、校园路网提升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校园主干道及重点区域“春花秋色”景观打造。推进附中与保育院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后勤服务集团改革,全面提升食堂、水电和宿舍服务保障水平。全力保障教职工福利待遇,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22.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全力维护政治安全,持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保密宣传教育和泄密警示教育。认真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依法依规做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推进校园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优化突发事件分类应急响应机制。大力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加强校园车辆停放规范化管理。加强实验室安全和危化品管理。

六、以简朴大气为原则,全力筹备120周年校庆活动

23.坚持展示成就、凝聚人心、塑造形象、聚集资源、推动发展的总体思路,举全校之力筹备120周年校庆活动,争取良好的效果。推动校史馆改造升级,构建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开发校园文创产品。实施宜学宜教宜研美丽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