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3-10-30   浏览次数: 10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持续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治理改革取得新进展,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引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政治谈话。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开展好主题教育。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校党委“第一议题”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二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和研究阐释,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工作,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金扁担”党建品牌创建。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大力推进“金扁担”党建品牌建设,优化路径平台,创新工作载体,夯实工作举措,提升实际效果,强化总结凝练宣传,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全面开展“双融双育”活动,深入实施党建“双创”攻坚行动,扎实推进样板党支部、标杆院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努力锻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铁肩膀”。深入实施“歌咏党课”项目,做好项目展示考评验收工作。做好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工作。优化党支部考核,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建设模范机关,抓好机关党支部联系班级工作。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

4.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强化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奉献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系统性整体性谋划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促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持续增强班子整体功能。推进干部分层分类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

5.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推动纠治“四风”常态化长效化。夯实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纪委专项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党务政务督查等协同发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聚焦重点领域廉政风险,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推进勤廉校园建设。

6.巩固意识形态安全。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巩固提升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加强对学校各级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管理,强化网络舆情监控,提升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切实维护校园政治安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持续完善网络安全设备,推进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大主流舆论引导,讲好江农故事。

7.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对照“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着力凝聚全校党员、干部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认真谋划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蓝图,明确“时间表”、规划“路线图”,制定“任务书”。

8.加强统战群团工作。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党外干部、代表培养选拔,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履行职责。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严防校园宗教渗透。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共青团改革、学生会组织改革,开好第十二次团代会,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化实施青马工程,加强团员教育管理和团干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双代会及二级教代会建设,推进学校民主办学和民主管理。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和关工委工作。做好校知联会换届工作。

二、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9.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大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巩固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重点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深入推进“金扁担·铁肩膀”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建设。

10.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坚持“五育并举”,以立德树人为总要求,强化专业教育,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开展特色鲜明的耕读教育。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红色班级”试点建设,深入开展“红色走读”等系列活动,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大力推进“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启动“校园十景”创建。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一体化。发挥好学生社团协同育人功能,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强化学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万师润万心”行动。全力做好学生资助育人和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

11.提升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加大教学投入,持续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及四星五星专业建设,加强一流本科课程、优质教材、高水平教学平台建设及教育教学成果凝练培育。系统推进“四新”专业建设,突出产业特色,强化动态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专业结构,有效推动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教学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水平江农“金师”队伍。提升实践育人质量,推进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农林专业认证工作。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加强创新创业竞赛和项目的组织管理,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谋划做好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准备。

12.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强化研究生学位申请与授予各环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研究生学籍预警与学籍清理工作。强化学硕、专硕差异化管理,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稳步推进研究生结构调整。强化研究生课程建设,推进案例教学、案例编写和案例库建设及成果申报。完善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制度,持续加强指导能力建设。

13.提升招生就业质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建立一批优质生源中学基地,突出学院和专业尤其是农科专业宣传,进一步优化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持续优化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布局,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纵深推进“一村一大”工程,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施就业工作“六六导航工程”,做好学生考研服务,确保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留赣就业率稳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三、深入践行强农兴农使命担当,深化提升服务发展质量

14.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突出重点、分类管理,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高端人才引进坚持“一人一策”“一人一议”。做好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申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育政策和服务保障,实施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不断壮大领军人才队伍,打造优秀教学、学科和科研团队。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教师队伍教育培训,大力选树师德先进典型,科学做好师德考核评价,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健全教师培养支持制度,加大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培育力度。修订完善教职工考勤管理规定、教职工年度考核管理办法等人事制度。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办法,优化调整岗位设置,推进聘期考核和岗位动态管理工作。落实编制备案制要求,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各类人员有序发展。

15.扎实推进学科建设。聚焦学术研究型大学定位,结合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全面分析各学科在建设中的短板与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分类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持续推进省一流学科建设,确保四个省一流学科顺利通过中期考核、畜牧学科考核优秀,并力争再有1个学科进入优秀层次。全力做好博士点申报工作,科学合理整合资源,切实提升申报质量,力争实现博士点“保一争二”目标。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动态调整,做好学位授权点核验和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建设工作。

16.聚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坚持“四个面向”,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加强基础和应用创新研究,冲击更高层次的标志性成果。强化科研组织,布局重点方向,做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组织申报工作,力争数量和质量新突破。全力推进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种猪资源中心、国家区域性基因库建设。瞄准江西省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稳定扩大学校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力争获批种业自主创新“江西省实验室”。加强科技成果总结凝练,力争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奖量质提升。优化科研评价政策,激励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促进提高学报期刊影响力,深化国际化程度,促进引用频次再提升。

17.重点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江农样板。深化资溪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打造校地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全面对接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以井冈山现代农业创新研究院、方志敏乡村振兴研究院、30个科技小院和2个省科技创新联合体为载体,探索构建科技服务新模式。升级学校“科技特派团6161科技服务模式”,重点打造30个左右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好“江西省富硒农业研究院”。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积极申报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修订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重点特色智库建设,办好《调查与研究》。

四、大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办学,深化提升合作交流质量

18.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校际合作交流,积极开拓师生出国(境)渠道,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争取立项“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和“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持续做实做好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项目。持续推进各类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严格执行外事纪律,加强出国师生行前教育培训,做好在校留学生、外教的管理服务。

19.深化社会交流合作。聚焦服务“六个江西”建设,加大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沟通交流力度,构建校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更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推进院级校友工作机构的完善和走访校友机制常态化,筹建新的地方校友分会,密切校友与母校的联系沟通。加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筹资办学力度,力争社会捐赠收入稳步增长。提前谋划筹备120周年校庆。

、创新推进管理机制综合改革,深化提升办学治校质量

20.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加大学校章程宣传贯彻力度,做好配套制度“立改废”,推动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全面提高依法办学治校水平。完善教代会、工会、学代会制度,进一步发挥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改进督查督办方式,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见效。做好机要保密工作。强化合同管理,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完善校领导接待日等平台,有效快捷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21.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决推进“破五唯”,落实工作清单,以开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改革试点、高校综合考核为契机,修订清理教育评价相关制度文件,分类分步推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优化完善科研工作量核算、高水平成果认定等激励措施,推行代表性科研成果制度。制定学校综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22.着力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落实中期检查评估工作,促进夯实举措、明确节点,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以实际成效、特色优势支撑学校高水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3.稳步推进资源配置改革。完善实验室分级分类和危险源管控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验基地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大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及全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持续深化公有住房管理,提高公有住房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持续推进校内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跟进做好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项目申报的后续工作。

六、持续改善完善办学条件,深化提升民生保障质量

24.增强财务审计效能。坚持勤俭治校,持续推进开源节流,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财务资源,合理安排民生待遇、发展支出预算。以风险防控为主线,持续推进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增强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做好书记校长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加强政府采购内控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质量。

25.做好校园基本建设。严抓校园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持续加强工程设计和建设监管。稳步推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教室改造,东区、板栗园公租房区、北区住宅区雨污分流,及道路白改黑、芭茅岭整治、校中村整体搬迁后原址绿化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实施“补绿添彩”行动。

26.抓好数据资源建设。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安全,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年”活动,提升资源利用与服务水平。逐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做好校史馆日常开放服务与管理。推进智慧后勤建设,分片实施水电缴费信息化平台建设。巩固土地房产清理工作成果,加强资产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学校土地房产信息化管理。

27.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深化后勤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卫生安全、零租赁政策落实监管,深化水电网格化管理,提升宿舍服务质量,做好暖心后勤保障。加强东区和本部物业外包管理,严格考核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节约型后勤建设。落实“双减”要求,提高附中与保育院办学质量。提高校医院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保健康、防重症为重点,认真落实各类传染病常态化防控要求,最大程度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8.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聚焦校园安全稳定有序,建立健全校园管理制度机制,持续做好校园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校中村整体搬迁工作。做好校园保卫与维稳工作,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夯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消防安全检查机制。优化校园交通秩序与车辆管理,强化校园电动车管理。强化国家安全教育。开展电信反诈宣传教育,构建校园反诈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