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布时间: 2021-07-30   浏览次数: 2848


江西农业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根据中共中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国家、江西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重点对学校“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并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阐明重大战略意图,是学校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景和行动指南。

一、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奋进期,是“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进位赶超的关键跨越期。学校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抓住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奋力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学校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各项事业发展良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培养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27259人。本科生升学率逐年提高,年均升学率达22.16%2020年达29.27%。获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7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外文期刊发表论文1600篇,其中SCI/SSCI/EI源刊物429篇。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各11个,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44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9项。新增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西省金牌教师6人。累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挑战杯”竞赛省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返乡创业10强、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等高级别奖励百余项。

强农兴农贡献卓著。新增发展中国家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获批省一流学科4。新增博士点3个。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到账科研经费达6.47亿元,在江西省率先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1203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5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基因组全序列猪育种芯片“中芯1号”打破国际技术壁垒。选育动植物新品种28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57件。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9个。科技特派员“6161”科技服务与精准帮扶模式成效显著,获科技部表彰。“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亮点频出,为我省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江西样板”提供强力支撑。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高标准加强党的建设,高质量开展系列党内主题教育活动,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江西省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5个。基本构建“控、审、引、管、盯、防”六位一体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思政课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17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评江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

办学保障更加坚实。完成大中型校园基本建设项目100余个,新增建筑面积16.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加2.49亿元。图书馆入藏纸质图书从127.5万册增至157.8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增至77个。建成南昌商学院共青校区,实现两地三区办学,办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专栏1  “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

类别

指标

目标值

2020年末

完成情况

全日制在校学生

总规模

22880

22510

未完成

本科生

20000

20056

完成

硕士生

2660

2181

未完成

博士生

220

273

完成

学科

国家一流学科

争取突破

0

未完成

一级博士点

1-2

3

超额完成

ESI全球前1%学科

1-2

2

完成

省级优势型学科

3

1

未完成

省级成长型或

培育型学科

8

3

未完成

专业

专业总量

75

59

完成

质量工程

项目

国家精品

视频公开课

2—3

3

完成(国家级一流课程)

省级精品

资源共享课

40

44

完成(省级一流课程)

MOOC课程

10

11

基本完成(线上一流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

5-8

10

完成

编写教材

80

145

超额完成

教学研究

国家教学成果奖

1-2

1

完成

省级教学成果奖

22

29

完成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1200

1092

未完成

博士学位教师

600

625

完成

特殊人才

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杰出人才

5

6

完成

国内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50

52

完成

国内或省内有

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200

231

完成

科技创新

科研经费(亿元)

6

6.47

完成

国家奖

6

3

未完成

省部级奖项

60

62

完成

SCISSCI)、EI

收录论文

1100

1203

完成

动植物新品种

15

28

超额完成

授权发明专利

150

157

完成

办学条件

大型共享平台

3

2

未完成

纸质图书(万册)

160

157.8

未完成

特色数据库

3-5

7

超额完成

五年来的发展成就,进一步奠定了学校由点的突破到整体突破、由省属高水平农业大学向区域性高水平农业大学跃升的坚实基础,学校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二)发展环境

未来一个时期,学校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给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着力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给地方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国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高校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江西大力建设“七个强省”“三个江西”,实现“两个建成”,取得“一个进展”2, 赣江新区建设科创城,给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新动能。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国家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蓬勃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带来的学习革命,要求学校必须尽快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变革创新。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四新”建设,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江西着力建设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对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高校之间、校企之间人才资源、科研资源争夺更加激烈,对学校跨越式发展带来很大挑战。同时,制约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然是最大校情,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专业整体水平还不高、原始创新能力不够强、领军人才不足、国际化程度比较低、资源投入较欠缺等突出问题亟待破解,学校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

全校上下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新征程。

(三)指导方针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厚校”战略,加快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提升高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努力开创新时代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新局面。

2.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牢记高等教育“四为”3方针,扎根赣鄱大地,矢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特色发展。坚持以农为立校之本,深入推进特色兴校战略,构建与农林高等教育及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

 ——坚持传承创新统一。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既定办学定位,延续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和重大战略,又要积极应对世界之变、中国之变、教育之变、农业之变,践行新理念,推出新举措,实现新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统一。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以科学务实目标引领发展,又要聚焦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校一盘棋,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好发挥校院两级积极性,统筹固特色、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各方面工作,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相统一。

(四)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那时,学校办学水平也将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在全国省属农林高校排位较大幅度前移,办学特色更加鲜明,2-3个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学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总体建成“华东地区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省内前列、特色学科创国内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2.“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十四五”时期学校奋斗目标是:主要办学指标整体实现新突破,农科优势更加明显,生物技术特色更加鲜明,多学科发展更加协调,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贡献和文化传承创新质量实现新提升,治理效能得到较大提高,基本建成“华东地区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省内前列、特色学科创国内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

具体目标为:

 ——人才培养。学生规模适度扩大,结构更趋合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文化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形成突出培养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明显增强,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较大增加。师生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创新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奖数量及等次全面超过“十三五”。

 ——学科专业。完成学科生态系统构建,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优势学科水平及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整体竞争力较大提升。每个省级以上一流专业至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各专业至少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80%的专业在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前列。

 ——师资队伍。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良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生师比达到教育部要求,专任教师占比68%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以上。

 ——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进步,科技供给水平较大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尤其是支撑江西乡村振兴作用更加突出,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条件保障。教学用房、科研用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体育场馆和图书文献等教学科研设施及智能化学习资源更加充足,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内部治理。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高效,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趋于完善,精简、协调、高效的治理体系基本成熟。

 ——党的建设。党建“三化”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建成一批 “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金扁担”成为全省高校知名的党建品牌。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年末

2025年末

备注

全日制在校

学生

总规模

22510

27500

挑战性指标

本科生

20056

22500

硕士生

2181

4550

博士生

273

450

一流

课程

国家级

3

10


省级

44

80-100


教学

成果奖

国家级

1

2

挑战性指标

省级

29

45


国家级规划教材

0

争取突破

挑战性指标

学科

国家级

0

争取突破

挑战性指标

省级

4

2-4


一级博士点

6

3-5


A-B+学科

0

1-2


专业

国家级

11

12


省级

11

15


专业总量

59

60




教工总量

1816

2185


专任教师

1092

1530


博士学位教师

625

1070


一、二类

人才4

一类

1

1

挑战性指标

二类

19

30


科研经费(亿元)

6.47

8.5


获国家级项目

347

450


获国家级奖项

3

6-7

挑战性指标

获省部级奖项

62

75


高水平论文

(三类高质量

论文)

681

1000


动植物新品种、

新装备

28

40


授权发明专利

157

230


省部级及以上

科研平台

9

8-12


国内有影响

特色新型智库

1

2-3


国际

交流

国(境)外合作

办学关系大学

8

2-4


图书总量(万册)

157.84

192


生均教学行政

用房(㎡/生)

20.04

21.8


生均仪器设备值(万元/生)

1.52

1.8


备注:加标数值为五年累计净增值。

二、全力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教育教学基础地位,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系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各方面,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培根铸魂作用。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骨干。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质量。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育体系。加强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联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延伸思想政治工作时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保障。

专栏3  人才培养“培根铸魂”工程

提升思政课质量。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推动校院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制度化。着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建成全省高校特色思政课程。

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推出一批可推广的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和研究成果。每个教研室建设1-2门校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丰富《大国“三农”》等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公共课程。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思政课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规模均达到上级要求,争取培养省级思政课程教学名师1-2人、学术带头人1-2名。建设10个以上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培育若干省内有影响的名师工作室。

建立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总结推广一批管理服务育人的典型做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日常教育的深度融入。

(二)全力建设一流本科

坚持“以本为本”,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加快构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做好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审核评估的迎评和评估后整改提升工作。建立完善“五育并举”长效机制,加强美育、劳育。推进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行动,试行学分制和校际学分互认制度,完善弹性学制、主辅修制。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推动惟义实验班“金班”升级,优化拔尖创新型、卓越应用型、高端复合型人才分类培养。推进专业优化攻坚行动和一流课程建设行动,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加强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及一流课程建设和申报,形成国家、省、校三级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推进专业认证,做好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迎评工作。立足“废旧除重增新”,加强通用教材优化改造,支持教师编写出版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育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强化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管督导,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专栏4  一流本科建设工程

实施专业优化攻坚行动。建成国家一流专业12个以上,省级一流专业15个左右,争取15个以上专业通过论证。加强专业整合和动态调整,专业数量控制在60个以内。

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行动。促进多学科思维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探索“领衔教授+课程建设负责人”模式,促进课程团队建设。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0-100门,共建设400门左右各级各类特色鲜明的课程。

强化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培育。争取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

强化实践教学特色。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联合企业建设一批长期性、定向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虚拟仿真中心,使仿真实验和线下实验教学相互补充,拓展常规实验的教学功能。

(三)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博士生教育,做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实施“优质生源”计划,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突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分类培养,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位点建设,依据常态化自我评估、省学位点评估及现代产业需求,继续推进学位点动态调整。实施导师培养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导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和育人水平。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增设研究生科学精神等通识课程。打造研究生金课。完善学校主导、学院主管、学科主体、导师主责四位一体、协同负责的质量监控责任体系,强化培养过程质量监控。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探索创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专栏5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工程

实施优质生源计划。加大“推免”规模,完善本硕博贯通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

实施导师培养能力提升计划。改进导师选聘办法,健全导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导师常态化培训体系,评选表彰“金牌”研究生导师。

深化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建设。争取建设省级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40门,获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20项,获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30篇,建设省、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5个以上,获批一批省级示范学位点、优秀教学案例。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坚持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大力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管理职能整合。深化创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精简必修课时。推动将科研成果、产学研合作成果、成果转化推广模式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编写符合校情的“双创”教材。加强“互联网+”大赛组织和参赛项目选育,实现获奖等次及数量双提升,争取突破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金奖。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创业孵化基地条件。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和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五)强化实践育人特色

强化科教融合,促进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经验等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创新团队积极吸纳本科生进入课题组。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建立国家战略驱动型、创新需求驱动型、服务需求驱动型等多形态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促进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校内人才培养资源。加强涵育现代农业特色的“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入职培训制度,在合作企业设立一批研究生工作站。

(六)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评价理念,构建以分层、分类培养模式为基础,充分体现学科专业、学生层次、培养类别、育人模式等特点特性的多元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实现低阶能力考核向高阶能力考核转变。推动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实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完善“学业预警-分流选择”一体化分流淘汰机制,形成质量监控闭环。

专栏6  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行动

推进招生改革。应对新高考改革,推进按专业大类招生。研究生招生实行按二级学科方向招生,并逐步过渡到按一级学科招生。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应招生改革,探索大类培养模式,拓宽培养口径。推行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拔尖创新型、卓越应用型、高端复合型人才,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人才的分类培养方案。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深化教学改革。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实现由“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重塑教学形态,构建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鼓励小班化、探讨式教学。

推进人才培养评价改革。构建多向度、多元化评价体系。

支持学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若干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具有学院个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七)推进产教融合

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紧密对接。调整传统学科型学院设置方式,积极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学院。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发展若干新兴应用、紧缺特色的产教融合型专业,培育一批双师型教师。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打造若干集产、学、研、转、创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

三、加快形成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以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全面加强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动力,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和交叉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厚植办学特色,构筑办学新优势。

(一)构建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

遵循“强农科、厚理工、重文经”原则,统筹推进学科整体建设,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新格局。突出优势学科辐射引领作用,以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贡献一流服务为纽带,建设优势学科+基础应用学科、传统学科+新兴学科的学科群,构建“特色方向-学科领域-学科群”的学科生态体系。完善校、院、学科三级协同的学科建设责任机制,健全与目标责任相衔接的奖惩制度,提高学科组织化程度和治理协同性。

(二)推动学科分类建设

实施学科分类建设工程,加强学科分层规划和分类建设,促进顶尖学科、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次第发展。深入推进特色兴校战略,坚持优势农科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巩固优势农科特色和竞争力,推动农林学科争一流,崛起学科高峰。强化理工学科基础地位,夯实理工学科发展基础,增强基础学科促进优势学科发展的持久支撑力。加大人文社科建设力度,促进人文社科“融入主流”,凸显“三农”研究特色,提升人文社会学科思想库、智力源的贡献率。

专栏7  学科分类建设工程

全力推进“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全力支持畜牧学等学科冲击国家一流学科。

深入推进“优势学科提升计划”。加强省一流学科建设和申报,提升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优势学科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确保进入国内同类学科领先地位。

深入实施“特色学科振兴计划”。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兽医学等特色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竞争力。

深入实施“基础学科强基计划”。支持理工学科加强人才引育、建设科研平台。全力争取工学、理学门类突破博士点及相关专业学位博士点。

深入实施“人文学科繁荣计划”。引导经、管、文、哲、教等人文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产出高水平和标志性的“三农”研究成果。

加快实施“新兴学科培育计划”。培育智慧农业、生态文明等领域新兴交叉学科3-5个。

(三)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探索实施交叉学科特区政策,大力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以优势特色学科为轴心,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推动农理、农文、农工深度融合,培育智慧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自然资源管理与利用等交叉学科。打破学院、学科壁垒,加快培育交叉学科团队。优化跨学科成果归属认定,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推动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科技农业与人文农业的交叉融合研究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现代农业发展急需,增设绿色发展、种业安全等新兴学科,开设休闲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等新型专业3-5个。

(四)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充分发挥学科对专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学科专业同步发展。以课程为纽带,促进学科建设资源和专业建设资源相互转化。加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招生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运行模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管理。适时调整优化学院学科专业设置,提升学科专业资源聚合程度。

四、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落实“四有”好老师总要求,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完善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政策体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提升计划,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发挥党组织政治把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功能,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修订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考核、评价规章制度。创新师德教育,选树师德典型。严格师德考核,推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全面落实。完善教师行为“负面清单”,加强违规查处。

专栏8  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提升计划

修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出台建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师德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

坚持师德第一标准,修订完善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先进评选、教风学风等各方面规章制度,引导教师守好讲台阵地、尊重科技伦理、遵守学术诚信。

严格教师准入。落实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从教限制制度,加强海外引进人才的全方位考察。

加大师德典范选树和表彰力度。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加大师德典型宣传,讲好师德故事。

(二)加强高端人才引育

实施人才高峰计划,进一步形成高端人才聚集局面,力争新增一类人才1人,第二、三、四类人才分别增至30人、100人、100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50%以上。拓展高端人才引进新渠道,健全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提高引才效率。分类设置引才标准,传统优势学科以引进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为主体。加大特设岗位、学科带头人选聘培养。有效衔接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优化校内人才岗位,调整人才项目梯度。高位推动国家级人才项目申报。

(三)加快青年人才培养

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完善青年人才终身成长综合培育支持系统,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和持续成长。加大青年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支持力度,培植年轻优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支持优秀青年教师赴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进修培训及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完善青年人才岗位,培育后备领军人才。积极推进编制备案制,有效破解职称评聘难题,争取45岁以下教授、35岁以下副教授人数较“十三五”有稳步增长。

(四)推进人才评价改革

落实破“五唯”要求,健全以师德标准、创新能力、贡献实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开展人才分类评价,改进教师代表作送审制度。注重引入社会评价和同行评价,发挥多元评价作用。遵循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评价考核周期,推进年度考核与中长期考核相结合。抓实聘期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实现岗位动态调整。

专栏9  人才团队培育工程

加大人才团队引进。推进“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大师+青年团队”引才模式。

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争取培育科技创新团队40-50个。

继续实施年轻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完善青年创新团队培育扶持政策。

积极培育学科交叉人才团队。推动作物栽培技术、现代农机装备技术与计算机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虚拟三维动态建模及可视化表达,土地遥感、农产品认证和生产信息智能系统,动物生理体征智能感知及环境调控技术、农林经济管理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组建融合研究团队。

积极培育省级以上教学团队。加强省级以上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的培育和申报。

五、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强力支撑,加强重大科研任务设计和组织,强化创新队伍及平台建设,更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夯实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后劲。

(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能力同步提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科学问题导向,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组织设计并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科研任务能力水平,争取在新兴医用猪研究领域抢占先机,主导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聚焦“种业自主创新工程”,着力在畜禽、水产、水稻、林木、果蔬、薯芋等事关国家种业安全领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市场重大需求,强化应用开发研究,力争突破猪遗传改良、超级稻新品种创制、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林质林相提升、农业绿色高效生产、农林重大病虫害、智能农机装备和工厂化农业、生鲜农产品保鲜与减损等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

(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建设

积极谋划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策应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在优势学科领域争取新增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整合优势力量,创建现代农业领域种业自主创新江西省实验室等省部级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提升平台创新产出效率。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内涵建设,持续改善平台硬件条件,促进创新平台升级。构建开放的协同创新体系,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参与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公共科研平台建设,补齐共享平台短板。加大市厅级、校级科研机构培育力度,培植创新产出的新增长点。

(三)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浓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宽环境”。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健全以质量和实质性贡献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和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激发创新创造新动能。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学术风气。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模式,实现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现代化。

(四)建设优质学术期刊

优化发稿方向,做优做强期刊质量。提升刊物国际化程度。提升期刊传播学校学术话语的能力水平。

专栏10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探索建立重大重点项目、成果培育机制,承担包括国家重大重点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在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58项左右。紧扣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争取在领域突破共性关键技术20项以上。新增国家级创新人才计划4名,省级创新人才计划100人。

加快高能级创新条件平台建设。争取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建设国家种猪资源中心,建设现代农业领域种业自主创新江西省实验室等省部级创新平台。

提高科研项目产出率。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40项以上。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6-7项,其中作为牵头单位2-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5项,其中一等奖8项。

六、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政产学研一体,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才链、学科链、创新链同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对接,增强支撑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的贡献力。

(一)实施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赣鄱行”计划,全面提升支撑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和实际贡献。创新科技特派团服务模式,提升科技特派团(员)服务乡村产业、农业企业、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小院建设,新建“南丰蜜桔”“吉安生猪”“铅山薯类”等特色产业科技小院。继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新增一批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单位。巩固提升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成效。积极发展终身教育,纵深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积极开展新农科师资培训,巩固提升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水平。

专栏11  “乡村振兴赣鄱行”计划

深入实施“创新成果落地计划”。健全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物化技术。实现转让成果数100项,成果转让金额1亿元。改革科研项目结题验收考核制度,将项目结题验收前移到田间地头。

实施6161科技服务模式升级工程。科技特派团规模达到200人左右。以科技特派团为依托,开展科技下乡、企业对接、产业扶贫技术指导、合作社建设等科技服务,建设一批辐射能力强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示范基地。

开展科技服务“走园入企”专项行动。推进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服务。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联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为载体,推进协同创新。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2.0计划。推动提升办学层次,由专-本层次向本-硕层次转变。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现以培养农业生产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型人才转变。完善课程体系,由面向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拓展。

(二)打造“三农”特色新型智库

强化突出“三农”优势特色,整合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才资源,优化提升以“团队+平台”为核心的社科研究创新体系,争取获省级及以上社科成果奖35项。聚焦“三农”问题特别是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深入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和应急对策研究,推出一批及时、解渴、管用的成果,提升决策咨询支持水平,力争将“江西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三农”特色新型智库。鼓励跨学科凝炼研究领域(方向),促进“科技农业”与“人文农业”交叉融合,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激发服务社会新动能

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推动在教师考核评价改革中,将教师的横向课题、成果转化、标准制定、技术服务、智库建设等社会服务工作成效,按一定标准折算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和职称评聘、岗位考评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管理机制,提升熟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推进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积极组建产业技术联盟,丰富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和平台。

七、大力提升国际化程度  

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构建完善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形成多层次的国际化合作格局。

(一)适度发展留学生教育

外国留学生规模达50人以上。探索试点在1-2个本科专业独立成班培养留学生。提升留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二)稳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新增国(境)外合作办学关系大学2-4所。完善学分认定、课程衔接等配套机制,拓展2+23+1、短期访学等多形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引入若干成熟的境外游学实践项目,丰富学生出国留学渠道。

(三)增进国际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

发挥公派出国(境)教师、海外校友桥梁作用,拓展与国(境)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项目。多形式引进海外智力。鼓励师生出国(境)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访学、研学,赴国(境)外访学教师达120人次以上,具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进一步提升。

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治理格局。

(一)优化治理体系

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切实把握好学校发展方向。落实校长的学校法定代表人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优化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机制,推动重大决策高效执行。健全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构建学术民主和良好学术治理体系。完善保障学术机构和学术权力的配套制度,保障学术权力规范运行。健全教代会、学代会制度,完善民主协商制度,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二)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修订《江西农业大学章程》,全面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健全、规范、统一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以推进大部制改革为方向,优化调整机关部门设置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行政管理队伍政治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突能力、抓落实能力。统筹推进现代办公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信息管理一体化。强化数据的采集、处理、计算、共享能力,加强业务协同,促进流程再造和优化。

(三)优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优化校院两级权责关系,完善校院两级统筹联动的管理运行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职能部门服务、协调、监督、评估职能,扩大学院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和其他事务管理自主权。规范院系设置,完善学院基本治理组织。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探索学院目标考核,引导和激发学院提升自主办学能力。支持南昌商学院建设发展。

九、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

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精神文化培育、制度文化创新、环境文化提升、行为文化塑造工程,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提升文化感召力影响力,营造支撑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软环境。

(一)丰富学校精神

完善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规范校训、校徽等校园文化标识物的使用。加强校史文化内涵研究,凝练历史文化精髓。建好校史馆、科技馆,丰富馆场展览陈列实物资料,加强珍贵发展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开发系列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校园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区。

(二)涵育学术文化

营造学术至上、自由探索、团结协作、宽容失败的校园学术氛围。开设“江农科学大讲堂”和“江农人文讲坛”,设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节”,支持学生社团多形式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培育精品学术社团。

(三)打造文化品牌

推进农业文化、红色文化、励志文化、环境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类建设。整合资源、有效包装,提升军乐团、定向运动等团队文化品牌项目影响力。培育校庆文化周、开学季、毕业季、节庆文化等周期性文化品牌。

十、持续改善条件保障

积极增加办学经费,持续加强基本建设,努力补齐基础条件的短板弱项,为办学质量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更加优势保障。

(一)建立完善资源配备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多元筹资机制。提升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校友资源拓展办学筹资渠道的能力水平,主动争取财政拨款和政府部门、社会机构项目和经费。一体化推进资源配置改革、资源使用改革、资源绩效评价改革。强化公共基础性资源统筹规划和开放共享制度,推动科研资源有偿使用。完善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盘活各类资产资源,提高资产资源使用效益。以权责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资源,强化资源产出和增值责任,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加强专项资金流动动态监控,强化重大项目实施和财务运行过程监督与评估。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科技大楼、兽医院等大型项目建设。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投入,推进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教学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种猪遗传改良实验室、老图书馆改造等项目工程。启动多功能综合体育馆项目,改善体育教学和群体性运动条件。完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行政楼等公共场所配套设施。

(三)建设智慧校园

升级校园网中心机房设施水平,加快建设安全、稳定、绿色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一体化校园云应用和校园云应用支撑平台。丰富智慧教室、通用录播教室、智慧实验室平台、智能终端学习系统等泛在学习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新型智慧教育教学形态和泛在化学习环境。提升智慧设施在教、学、管等方面的应用率及应用水平。充分整合校院两级数据处理和计算平台,构建大规模科学计算平台。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逐步实现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资源线上共享。

(四)优化校园规划与建设

统筹两地三区校园建设,编制实施校园建设规划,优化校园功能分区,打造宜居宜学宜业美丽校园。统筹规划建设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围绕交通干道、中心广场打造片区化景观带和人文景观节点,形成系统化景观体系。举全校之力配合当地政府完成“三家村”整体搬迁工程,在原址高标准规划建设集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涵盖多学科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

(五)建设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编制文献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加强各类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结构,以“江农文库”为重点持续推进特色馆藏建设,实现文献资源规模集成、形态多样。加强文献资源利用和服务效益评估。加强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六)加强民生保障事业

以满足师生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积极改善民生加强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师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加强就业工作,促进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严格校园管理,加强治安防控。加强附中、保育院建设,提高附中办学质量,提升幼儿保育服务水平。改善校医院条件,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推进后勤改革,促进后勤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完善教职工周转房管理制度,严格公租房管理,整体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稳步提升教职工薪资水平。

专栏12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程

建立完善多元筹资机制。建立学校与校友、行业企业等互信互帮互助机制,通过科技经费、社会合作、成果转化转让、社会捐赠等方式,提升筹资能力,力争办学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

推进资源配置改革。坚持“科学预算、过程控制、绩效评价、问效问责”原则,一体化推进资源配置、使用和评价改革。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动态调整资源配置。

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强化公共基础性资源统筹规划和开放共享,个性化资源推广有偿使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增值。

建立过“紧日子”的长效机制。杜绝非必要支出。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一、纵深推进一流党建引领工程

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突显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持续发力,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办学治校重大决策制定和落实全过程,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办学治校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等党的主题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建立完善党政协同、部门联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力和组织力

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二级党委、基层党支部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进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实现党的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双提升。以“金扁担”党建品牌创建为引领,深化党建内涵,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在“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专栏13  “金扁担”品牌创建工程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思政厚德、博学增智、励志强体、崇真尚美、实践育劳”五个方面,通过党建+育人,推动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运行科学、成效显著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聚焦“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围绕“人才助农、科技兴农、生态惠农、产业富农、智库强农”五个方面,通过党建+创新、党建+社会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产出、科技服务、技术转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切实增强“三农”服务能力和水平。

聚焦“固本强基”政治责任,围绕“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总体要求,通过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全面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任务,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探索政治监督常态化具体化实现路径。紧盯“关键少数”,深入开展政治谈话,持续完善对“一把手”监督机制。全力抓好省委巡视、未巡先改工作,深化校内巡察,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推进党委全面监督、纪检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党支部日常监督的统筹衔接,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监察专员试点工作,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坚持严的主基调,紧盯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领域,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做好案件查办“前后半篇文章”,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十二、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党委统一领导

贯彻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委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政治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注重发挥群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校师生共识和力量。

(二)构建规划体系

建立健全以学校发展规划为统领,由校院两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专项规划、学院规划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

(三)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健全激励导向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调动上下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本规划涉及本部门主要目标任务实施方案。本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要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年度预算和重大财政专项优先投向本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四)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发挥纪检、党务政务督查室、审计处对推进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规划实施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体系,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1 1.加标*数值为五年累计净增值。因全省“双一流”学科立项总数较少(共33个),学校“双一流”学科预期目标未完成,但4项获批总量位居江西高校第二位。除纸质图书稳步增加外,学校另有电子图书135.1万册。

2七个强省:科技强省、工业强省、农业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三个江西:健康江西、法治江西、平安江西。两个建成:高标准建成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全面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一个进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3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人才分类按照《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规定执行。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