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16-10-26   浏览次数: 433

 

“十三五”时期是江西农业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收官时期,也是江西农业大学努力建设成为行业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省内前列、特色学科创国内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关键阶段。根据国家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突出建设重点,兼顾全面推进,基本实现了特色发展有新亮点、内涵建设有新突破、条件建设有新改善、校园环境有新变化、管理体制改革有新举措、依法治校有新作为、作风建设有新进展,为“十三五”时期加快建设成为区域性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成效

1.学科与专业建设成效突出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获批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3个。获批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3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7个。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个。新增本科专业12个,本科专业总数达到71个,基本形成了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2.人才培养改革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22678人,授予硕士学位2741人、授予博士学位75人。办学规模总体稳定,到2015年底,全日制在校生20477人,其中:本科生19029人、学术型硕士生854人、博士生118人、专业学位硕士生1291人(其中在职815人),来校留学研究生4人。全日制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由2010年的114.5上升为2015年的113.1(按在校生的绝对量计算),学校继续教育发展良好(五年累计培养学历教育学生26000余人,非学历教育学生3000余人),留学生教育得以恢复,教育结构有所优化。启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建立了“惟义实验班”。强化了教学内涵建设,加大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获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8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1项(含研究生优质课程7门);获省级教育教学类项目195项(含研究生教改项目3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含研究生教学成果奖4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获国家级规划教材1项、省高校优秀教材奖等12项。本科生获省级以上奖项数量大幅增加,毕业研究生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I源刊物上发表文章74篇,在《江西农业大学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90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86篇,其中一篇SCI论文影响因子达8.16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95%以上,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保持100%2015年学校入选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

3.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总量、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所提高。教职工总数为1555人(其中专任教师913人、行政人员232人、科研人员34人,实验技术人员13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职称占师资总数的比例为47.20%。全校具有博士学位383人,在读博士9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5.6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教师占51.80%。专任教师中36-45岁教师占师资比50.49%,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学校在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校长黄路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省自1955年以来本土培养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还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7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2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4.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学校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0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超过4亿元。“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并成为我省首个完全依托本土科技力量独立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了我省首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新增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5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4个。获认定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5个,作为核心协同单位获认定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0余项(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由黄路生院士主持完成的“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我省国家技术发明奖项零的突破。出版学术专(编)著66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较“十一五”增加400余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发表了我省目前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论文1篇。自主选育新品种7个,获授权专利99件。自主选育新品种在省内外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1项研究成果实现了我国种猪遗传改良研究的重大突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全省20余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或部门建立了科技战略合作关系;与温氏、正邦、大北农等农业领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46个科技特派团、选派151名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全省55个县(市、区)的184个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指导建立了126个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创办的《调查与研究》刊物为推进学校特色智库建设及教师咨政服务提供了有效平台,刊发的10余项政策调研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获得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书面肯定性批示并被有关部门文件采纳。社科学报成功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学报》,并进入CSSCI扩展版。

5.国际合作交流进展良好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选派教师到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合作及访学160余人次,100多名师生获得各类公派项目的资助出国访学深造。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等国(境)外院校分别签署了“3+1、“2+2等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协议。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院校。招收了我省首位外籍博士后,产生首位攻读学位毕业留学生。累计接待700余人次国(境)外专家、学者和友人来校访问、交流合作,通过“梅岭学者”、“客座教授”等方式引进多位外国专家。1位合作导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6.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学校入选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获总投资18300万元。先后成为农业部、江西省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局与江西省政府共建高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30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14.6万平方米。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125个,获农业部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校园网实现教学区和学生宿舍区全覆盖。基本实现了网络集控式多媒体教室的全覆盖。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系统、OA系统等十几个电子电信。引进20多个专业数据库,馆藏纸质图书达130万余册,电子图书4920GB。完成了实验大楼、人才楼等大中型建设项目8项,建筑面积为116182.34平方米。启动了图书馆二期、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面积39597.48平方米,教学实践基地龙泉山获批为江西省省级森林公园。政府投资8亿多元的志敏大道改造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改善了医院医疗卫生条件。建立了住房管理电子系统。校园美化亮化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实效。

7.校园文化形成特色通过校史馆建设、校友文化传播、校史校情专题教育、校庆日纪念活动,农大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成功搜集到学校建校于1905年的历史珍贵文献,学校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源地之一的事实得到确认。全校教师治学态度不断加强。学工干部主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教师主抓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课教师主抓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协同齐抓共管机制初见成效。打造了以廉洁教育为重点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文化工程,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工程,以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大学生创新文化教育工程等三大类校园文化品牌工程,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提升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社会影响力。

8.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加强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修订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建立了校、院两级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了党建工作与年度考核“联述联评联考”,形成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格局。制订了《江西农业大学章程》,在全省率先获得省教育厅核准。加强了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调整和设置了部分内设机构,明确了部分职责归属。坚持反腐倡廉教育,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初步形成,在全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加强和改善了对统战以及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教职工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以重点民生工程为抓手,促进学校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地。

(二)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兄弟院校相比,与学校发展目标对照,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学科建设水平亟需快速提高国家重点学科没有取得突破,学科布局有待优化;人才队伍总量严重不足,青年人才断层显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机制不畅,大团队攻关意识不强;基础学科较为薄弱,人文学科力量亟需整合。

2.教学内涵建设需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创新创业教育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亟待优化;课程建设力度还需加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尚未实现新突破;教学激励机制构建不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需提升。教学科研用房、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量、实践实训场地等多项指标与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3.队伍和团队建设有待加强人才队伍总量,领军人才数量,特别是青年拔尖人才数量与学校事业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青年拔尖人才成长渠道不畅,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亟待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不足,领军型人才严重缺乏;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偏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创新团队不多。

4.科研条件与环境需尽快完善国家级重点平台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缺乏,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相对欠缺;科技创新与服务的评价体系有待革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能力不能很好地呼应社会需求;资金紧张局面未能得到根本缓解;校园环境整治与建设力度与师生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二、“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在分层分类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我们必顺抓住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利契机,广泛培育和积聚创新人才,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在策应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积极作为。

(一)发展机遇

1.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高校提供了持续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方针,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规划建议同时明确: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关心农业和农业教育的氛围将日渐浓厚,加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将成为共识。

2.江西经济的进位赶超为高校提供条件支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四个全面”、“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推进创新型江西建设,不断壮大我省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江西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年未有的良好崛起态势,2014年全省GDP增速列全国第七位,2015年全省GDP增速居全国第五位、中部第一位。江西高等教育也在“一个目标、两大转变、五个一流”的发展战略部署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进位赶超,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人才、科技、智力的输送地。江西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3.农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农业高校提供支持。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性产业。党和国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力争在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明确要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注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等。实现这一转变,基础在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关键在农业人才支撑、出路在农业科技创新。我校在支撑引领江西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方面有广阔的空间。

(二)面临挑战

1.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与学校提升服务能力的挑战。江西是一个农业人口多、农村地域大、农业比重相对较高的经济欠发达省。如何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型特色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示范点,省委省政府期待我校有更大作为。学校在策应全省宏观发展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提高学科专业同江西产业布局的对接度,提高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度,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度,提高智力资源对省委省政府决策的贡献度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学校亟需主动顺应社会需求,努力发展成为我省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党和政府农业决策的思想库、农村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者,赢得省委省政府和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2.高校之间竞争加剧与学校提升整体水平的挑战。当前,高等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各高校均在快速顺应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需求,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集中资源打造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主动开展社会服务,提高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承接能力,提高学校自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校是一所地方农业高校,在人才、科技、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全面竞争中,地域优势不明显,人才和其他资源的汇集能力弱;学科综合性不强,新兴应用交叉学科发展缓慢;涉农近农专业招生面临较大压力,人才培养改革条件弱;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学校还不能快速从容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三、“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总体要求,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牢牢把握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创新发展策略,并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拓宽服务面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校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服务“三农”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在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和对外影响力上有重大突破。在学科建设、教育质量、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上有显著提升。科技农业与人文农业双轮驱动,涉农学科与非涉农学科协同创新有较大作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更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更为健全。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教、哲、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框架体系更为鲜明,成为区域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党和政府农业决策的思想库、农村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者,成为行业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省内前列、特色学科创国内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三)具体指标

1.学科与专业建设力争在畜牧学、作物学、林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实现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力争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各1-2个;力争实现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争取获批3个省级优势型学科和8个以上省级成长型学科或省级培育型学科。形成“国家、省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力争实现兽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突破,力争获得会计硕士、教育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2个。本科专业的数量控制在75个以内。建设4-5个体现学校学科特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群。

2.各类人才培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2288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人,硕士生2660人(其中:学术型1440人、专业学位型1220人),博士生220人;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之比约为17.0。外国留学生20人,函授生每年5000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生源每年2600人。获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0项以上(含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0项以上(含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新增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0门(其中,研究生优质课程12门),提升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质量,形成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争取建设好10MOOC课程,5-8门创新创业课程。编写一般教材80部、全国规划教材2-5部,获“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种、部级优秀教材奖3-5部、省级优秀教材奖20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不少于22项(其中,研究生教学成果奖6项)。争取国家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现新突破,新增省级教育教学类课题200项(其中,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35项)。全日制毕业研究生人均发表SCI/EISSCI及核心刊物论文0.6篇以上。形成突出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畜牧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3.队伍与团队建设实施人才引进和培育“5526”工程,在2020年底,力争拥有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杰出人才5人,聚集在国内学术上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50人,汇集在国内、省内学术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带头人200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增至600人。力争“十三五”末,全校专任教师达到1200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要达到50%以上(约6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达到90%以上。专任教师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教授达到160人,副教授达到440(含校聘副高人员)。师资队伍中,老、中、青年龄梯队结构更趋合理,较大幅度地提高45岁以下教授及35岁以下副教授的数量。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含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含青年长江)”人选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2人。新增省部级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5人以上。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零的突破。新增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或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或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

4.科技创新与服务对接我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建设和提升创新平台和载体,并以项目为依托培育创新人才、优化创新团队,实施科技联合攻关。获批项目数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在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达6.0亿元。获国家奖6项以上、省部级奖项60项以上(其中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2项以上)。发表SCISSCI)、EI收录论文1100篇以上。培育动植物新品种(配套系)15个以上,其中:国家审定新品种(配套系)5个,省级审定新品种(配套系)10个以上,其中有重大突破性新品种(配套系)1-2个。获批准文号或相关批准使用证书的新产品(含医药、兽药、农药、肥料、饲料、食品、添加剂、生长调节剂等)100个,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新装备2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150件,获得授权或登记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知识产权300件。制定并获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含技术规程等)50项。应用对策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报告或政策建议等智库建设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书面肯定性批示并被有关部门文件采纳50项。加强在建市厅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的内涵建设,并获准组建市厅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4-5个。力争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新突破。立足“三农”,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加强学校科技推广应用能力,提升服务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能力,在构建我省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创新帮扶举措,抓好精准扶贫。

5.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化办学、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留学生教育、国际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和利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新增与国(境)外5-8所以上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3-5所国(境)外高校或机构建立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及短期实习协议。在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中建设一批全英文授课课程,打造2-3个全英文授课来华留学生品牌专业。拓宽来华留学生招生渠道,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模式,实现我校二级博士学科学位授权点全部开展留学生教育。积极组织师生申报各类公派出国(境)项目;鼓励师生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等活动,实现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任教师有国(境)外学习研究经历全覆盖。积极邀请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交流、合作、任教等。

6.平台与条件建设完成计算机、电工电子、农科类基础等全校性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部级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基地)1-2个。建设3-4个学科大类或多学科共享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一批与学科发展相结合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1个。构建2-3个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联办或共建科研实验基地2-3个。争取1-2个实验室通过省级计量认证。每个专业建立1-2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构建3-5个全省有示范影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基于“互联网+”理念,以智慧校园为支撑点,构建全校共享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每年新购纸质图书6万册,到2020年底,全校纸质图书总量达160万册,建成3-5个特色数据库,探索专业图书馆建设,电子图书达到7000GB。完成逸夫图书馆二期、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和科技大楼等项目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大楼、学生公寓及教职工体育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规划与基础设施,启动集贸市场等民生项目和学校路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完成260户棚户区、210户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引进小区化物业管理,对校园全面进行绿化提升改造,为教职工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条件。

7.党的建设与管理创新。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领导班子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监督和教育培训,优化中层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健全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进一步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和我校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以学科为主线科学调整和布局学院设置,健全“以学院为主体,校、院两级管理”高效运转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以目标体系、管理绩效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实际的养老途径和模式,提高养老质量。

8.思想与文化建设。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完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共建互促、优势互补、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统战组织及工会等群众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效。以学科特色为主线整合优势资源,做好校园文化顶层设计, 加大对百年发展珍贵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建设好网上校史馆。以校园文化传播数字化平台建设及人文景观建设为抓手,形成具有学校办学传承和发展特色的文化符号。加强校史、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文化内涵研究,构建具有学校历史和特色的人文农业文化标识体系,提升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廉洁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工作,建好一批廉洁文化精品工程。

四、“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保障机制

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积极优化措施,有效调配各种资源,探索各项目具体指标的实现途径。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学校主要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条件保障。

(一)战略措施

1.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建设一流学科专业

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分类指导、错位发展”的建设方针,实施学科建设的四项“计划”,着力推进“农林学科争一流、理工学科上水平、人文社科创特色”,力求“科技农业”与“人文农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

一是优势学科提升计划。全面推进畜牧学、作物学、林学等优势学科建设,确保成为省内一流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争取实现国家一流学科的突破。以畜牧学学科为基础,构建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畜牧产业链及延伸研究领域,实现畜牧学学科的科研集群优势、创新能力和社会经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使其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知名或领先水平。争取1-2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1/3,争取1-2个基础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二是特色学科振兴计划。按照学科发展和建设规律,对学院的设置、学科专业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破除学科发展瓶颈,整合资源强化优势,着力推进生物学学科、生态学学科的建设,不断提升特色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竞争力。继续建设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农业工程等7个学科,为其跨入“十三五”省级一流学科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基础学科培育计划。加强以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学为核心的理学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代表的工学学科,以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为依托的管理学科基础地位,使这些学科成为农学等主干学科发展的有力支撑,并通过基础学科与优势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培育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新兴应用交叉学科。

四是人文学科繁荣计划。加大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人文学科的建设力度,鼓励其结合学校特色与其它传统学科进行交叉,努力建成以“三农问题”研究为核心,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学科体系,提升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江西省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新型智库。

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进一步扩大博士学位授权点规模;调整和优化硕士授权点的结构和布局;着力开展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和评估。加强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争取突破兽医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争取在会计硕士、教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种类中新增3-5种专业学位授权。根据学校发展情况,适时新增专业学位领域,实现学位点结构的优化。建立优胜劣汰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以本科专业评价为契机,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退出机制,本科专业的数量控制在75个以内,每年的招生专业控制在60个以内。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大与学校学科特色、农业产业相关、为农服务的专业建设。做好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努力建成4-5个有国际水平和影响的本科专业群。

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按分类分层指导的原则,统筹师资、课程、实践平台等各类资源,在农学等传统优势专业中,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实现本科优秀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并在部分专业试行本科、硕士、博士的贯通培养。以经管学院为试点单位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继续扩大与国外大学的办学合作,探索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内容、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等,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校内社团平台建设相结合,构建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专业实践、指导帮扶和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增加课程总量,大力建设好跨专业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以MOOC课建设为主线持续开发新的网络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优质课程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以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为示范引领,强化各类精品课程的培育和建设,形成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组织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力量编写和出版精品教材,实现全国规划教材数量有新的突破。

突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通过各类团队强化教研室教学育人的基础职能,引导教师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需要。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培养,强化教授上讲台制度。继续做好“教学名师奖”、“校级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与表彰,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强化研究性教学探索。加强制度安排与顶层设计,引导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育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新突破。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构建课内与课外、现实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理论教学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和创新创业课堂有机结合,贯穿学生四年学习生涯的育人环境。构建与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相匹配的开放性现代大学本科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由基础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三层次训练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和优化校内教学实验室、教学基地的设置、布局调整与建设;整合优化农学类、工学类和管理类专业教学资源,完善校级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构建模块化、系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融课堂实验、课程(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科技推广于一体并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完善的实习基地群。新增1-2个省部级以上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或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

完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手段,完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学生、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反映不同专业特点、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实现主要教学管理环节、质量评价环节的信息化。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生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评估结果相配套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教风与学风。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实施研究生生源质量提高计划。通过构建优质生源基地等措施,不断拓宽生源选拔途径,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考,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争取硕士生复试分数线调整倾斜政策。实施农、林、牧等传统涉农学科推免专项计划。完善博士生招生选拔制度,把学术兴趣、研究潜质和创新能力等作为选拔博士生的重要评价标准。

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计划。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和健全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大力实施“研究生创新创业工程”。加强导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实行导师资格考核制和年审制,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跨学科导师团队。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优化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积极探寻与政府、市场的对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项目;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普通学历教育培养和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函授学历教育。认真做好自考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校内全日制本科生的第二学历学位教育。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继续教育格局。

3.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以人才引育工作为关键,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引进和培育高端科技人才,贯彻实施科技入赣工程,推进“5526”人才工程,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广揽海内外英才。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提高各类人才整体待遇水平。以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高水平学科、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依托,培育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培养一批各层次的教学名师。探索“人才特区”的有效途径,在作物学、林学、畜牧学等优势学科中建立引进领军人才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特殊机制。

以职称制度改革为重点,构建多元化复合型教师评价体系。加快教师职称评审分类改革进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岗位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类,实行分类申报评聘,并适当向教学型人员倾斜。畅通优秀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形成有利于各类拔尖人才快速成长的学术生态环境,实施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评聘制度,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利用政策及资源,最大限度化解职称评聘矛盾。实施目标管理、强化聘期考核,建立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以团队建设为龙头,提升学科创新驱动力。加强团队建设规划和布局。围绕一级学科的建设,以创新型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为重点,以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支撑,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布局,打造顶尖科研创新团队。借助“梅岭学者”、“首席教授”、“未来之星”三个人才岗位政策,实施“创新团队建设与培育计划”。以教研室为基础,每个学院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基础打造1-2个梯队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突出教学团队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引领,依托团队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以单位和部门为基础,以提高领导班子工作执行力为重点,着力推进管理干部的国际、国内培训和交流,构建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与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以青年教师培养为抓手,完善职业发展培训体系。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家重点学科,师从名导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职工在国内外开展在职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扩大学术视野,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教职工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为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生实践技能提供保障。重视实验人员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实验骨干队伍。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努力构建师德教育新机制。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岗位责任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强化学术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建设,大力营造“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良好氛围。

4.实施科技创新计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协同创新提升计划。一是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引导科技人员立足畜禽、作物、林业资源等优势特色学科,面向种业安全等科学前沿问题、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进行自由探索、自主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学术研究的影响力。二是加强应用研究与集成示范。聚焦国家、区域以及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依托农学、畜牧学、林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争取在相关产业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汇聚校内外优势力量,依托生物、农业机械、环境等学科领域的创新力量,打造新的研究特色,催生新的增长点。三是推进涉农学科与非涉农学科之间的协同,涉农学科强化政府、教学、科研、产业之间的有效协同。通过协同创新,促进校—校、校—企、校—所、校—地以及学校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实施人文农业研究振兴计划。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高水平学术团队和研究平台建设,力争在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研究项目、产生有重大影响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服务“三农”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提升人文社科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把学校建成在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新型智库,形成科技农业和人文农业 “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

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计划。一是推进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充实和加强以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为核心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大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加强兽医、植保、生物工程等特色学科方向的资源整合,争取获准组建省部级创新平台。以校级科研机构为基础,加大培育力度,推动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校级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二是以“江西名刊工程建设”为契机,提高自科学报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力争到2020年主要学术指标“影响因子”和“引文频次”在同类期刊中名次前移。力争“十三五”期间《农林经济管理学报》进入南京大学CSSCI社科核心版。

实施科技评价体制改革计划。一是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立足学校自身特点,推进和深化学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增强科研基础服务和有效组织水平。推动科技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着力将改革的动力转化为科学研究的活力。二是积极推动科技管理重心下移,发挥学院、科研平台在科研组织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科研制度。三是深化改革科技评价、成果转化、绩效奖励等领域的改革。加大对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逐步完善以实质性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特点和性质的科学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科研平台、基地及团队的绩效评价机制。

实施科技落地改革计划。一是建立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模式。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典型县(市)为科技成果与技术集成示范点。与各市(县、区)的科技对口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服务能力;构建具有覆盖面广、用户群体多、互动性好的科技推广网络平台,为相关行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二是推进科技人员入园入企、科技特派员等产学研模式。依托科技人员力量,按照省级农业科技园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规划要求,将学校科技园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平台和科技示范园。鼓励科研人员、团队参与校外“科技人员入园入企”、“企业对接”、“科技合作”、“科技特派员”等产学研模式。推进精准脱贫,开展和参与“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科技救灾”等服务“三农”的社会活动。

5.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以各学院为依托,继续拓展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项目,在构建合作基地、引进优势教育资源、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师生提供更多出国(境)学习交流机会,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以各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高水平)学科为依托,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国际联系网络,使优势研究方向和重点学科紧跟国际前沿。

紧跟国家有关政策,充分利用各层面资助项目,组织师生积极申报各类公派出国(境)项目,鼓励师生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等活动,使更多师生具有国(境)外学习研究经历。

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学者的联系,发挥公派出国(境)教师、海外校友的桥梁作用,积极邀请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交流、合作。通过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学校“梅岭学者”等项目支持,聘请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开展科研合作。

以优势特色学科为突破,建设一批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打造2-3个全英文授课的来华留学生品牌专业,拓宽来华留学生招生渠道,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模式,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

6.优化平台与条件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搭建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好计算机、电工电子、农科类等全校性的公共基础实验中心,保证实验设施基本需求,完善一、二年级本科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确保基础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比例不低于80%。实现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搭建基础学科大类(或多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学科大类或多学科共享专业基础课实验中心,完善二、三年级学生实验条件。

搭建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一批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实验室,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验和毕业设计条件。建成若干个有较高水平并在省内乃至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重点专业课实验室。专业课教学实验项目开出率确保达到95%以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比例不低于8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所有专业课实验项目的比例达到40% 以上。

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以分步投入方式共建一个由多项功能平台组成的校级大型贵重仪器实验中心,作为教学实验平台、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的补充,为全校教学科研项目开展提供实验技术服务。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共享平台管理办法,对10万元以上设备实行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12个实验室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基于“互联网+”理念,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覆盖学校全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校园内主要室外空间的无线网络,实现无线用户应用快速漫游,适应多种智能终端自由接入。搭建高性能网络管理监控平台、建立数据中心容灾备份系统、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管理技术手段。制定和完善信息标准体系,实现人财物等基本信息、编码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分学科建立教学资源素材库和网络学习资源库,实现全校90%以上的课程教案、大纲、课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教学研究与成果展示平台、数字化资源采集加工和传输一体化平台、教学名师在线视频讲堂,积极探索“轻课件”的普及应用。

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基础技术平台、农业数字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建设,加强馆藏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增强学校优势和特色学科资源信息服务能力。加大对学校百年发展珍贵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完善网上校史馆平台建设,提升学校档案管理电子化水平。逐步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信息网上共享。

加快科技大楼等项目规划建设,提高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生均占有面积。以志敏大道改造工程为契机,按照教学区、住宅区、服务区(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科技园区的功能特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校园规划,重点加强服务区、商宅区和科技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基本完成老危旧房的拆迁,积极推进三家村改造及保障房建设。积极探索小区化物业管理模式,做好校园绿化全面提升改造。持续提高交通、饮食、医疗等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7.深化管理机制创新,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坚持依法办学。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加强以章程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建设,夯实依法治校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坚持教授治学。发挥好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机构在办学治校中的作用,强化学术职权和学术诚信。逐步限定学术型行政岗位,探索建立学科带头人聘任制度,建立学术、行政“双阶梯”发展通道。

坚持民主管理。健全校内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等机构的民主管理作用,细化教代会议事规则,完善教职工提案征集与处理制度、民主对话协商制度等。坚持和完善校领导联系制度,加强校务公开、信息公开。

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优化学校中层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力争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发挥院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党建+”理念,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和理论创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和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学校党政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监督检查常态化。积极开展廉政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廉政文化成果,构建廉洁文化“一院一品”格局,努力打造省级廉政建设研究基地。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创新班级建设管理方法,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构建有农大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加强群团统战工作。构建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共建互促、优势互补、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统战组织及工会等群众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抓好以“青马”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领教育、以科技创新为主要载体的第二课堂教育,优化基层团支部、学生会、大学生社团建设,打造农业大学特色文体活动、青年志愿者、团属新媒体平台和社会实践等品牌。

8.强化校园文化引领,丰富农大精神内涵

加强宣传舆论及思想文化工作。切实加强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完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与管理,把握网络宣传主动权。加强以校园文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传播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校报、广播、网络和其他校内媒体融合发展。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构建与社会媒体良性互动的平台和机制,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凝练学校精神和文化传统。加强对校史、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丰富校史展览陈列实物资料,提升学校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凝练历史文化精髓,推出系列文化产品或活动,传承“厚德博学·抱朴守真”的农大精神。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营造学术至上、自由探索、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校园学术氛围。支持学生社团多形式开展社团文化活动,建设一批精品社团。

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实施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计划,完善学校文化标识。利用文化长廊、教学基地、宣传阵地等基础设施充实校园文化,将农学特色与现代科技、人文元素集中融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保护校园建筑历史原貌,保护校园珍稀名贵古树。加强校园园林规划,推进“绿化、亮化、美化”三位一体的校园环境,建成校园文化、园林景观融为一体的和谐、自然、优美的生态校园。

加强法治文化和廉洁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师生法治文化教育,探索分层次推进法治文化教育工作,提高法治文化教育实效。探索建立以依法治校技术适用的法治制度文化,树立以追求法治基本价值为主旨的法治理念文化,健全以法律规则遵守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生活文化。继续深入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工程,建设好一批廉洁文化精品工程。

加强校友文化建设。健全校友工作机制,办好校友会和校友网,拓宽学校与校友之间沟通交流渠道。丰富和完善校友参与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发挥优秀校友的激励作用和支持作用。支持和关心校友发展,激励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

(二)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强化学校党委对规划实施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推进规划任务的科学分解、动态调整、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同时,组建“人才培养创新专项”、“科技创新与服务专项”和“管理优化专项”三个工作组,协助学校党政谋划和推进主要指标的落实,确保规划中各项指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强化校内各单位对规划有效落实的责任主体。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以学科发展为主线,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机构的设置,注重机构岗位职责的细化,构建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的组织机构,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效益,使规划得以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加强学校各级学术组织对规划实施的科学引导。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党代会、教代会等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管理功能和作用,促进规划的科学完善和优化。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责任追究制以保障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督查的职能,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提高各级组织和干部的执行力;确保规划任务的有序实施,全面维护规划的权威。

2.制度保障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按照学校章程的要求,完善管理制度体系,逐步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以学院为主体,校、院两级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功能与作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强化管理干部对改革的担当,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制定分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

完善学术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责与权限,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建立以学术贡献及教学贡献为主要依据的资源分配机制和绩效机制。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灵活多样、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探索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团队薪酬制等分配形式,规范收入分配管理,形成合理、和谐的校内收入分配关系。

3.条件保障

拓展办学资源的筹措渠道,保证重点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政府主管部门专项经费支持,积极通过科技经费、社会合作、成果转化、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方筹措办学资金。“十三五”期间力争办学经费年均保持5%的增长速度。

创新校内预算分配制度,探索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经费预算和划拨机制。加大对特殊人才、一流学科、重点平台的支持力度,体现绩效导向。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盘活各类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和院务公开,加强各类专项资金流动动态监控,强化对重大项目实施和财务运行过程监督与评估。

继续推进和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建立和优化后勤绩效考评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校园规划与建设,强化功能分区;积极探索解决关系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三家村”问题,优化学校周边发展环境和育人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教学、科研的支撑。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投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推进实验室、教学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注重绿色生态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促进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校园生活的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

继续完善附中、保育院、校医院和军体部的条件建设,不断创新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教职工子女入学和教职工的健康提供良好保障,为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支持。

进一步创新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理顺和优化学校科技园的职责,促进校办企业、科技园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进行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效益。